早春時節, 三元步行街舊貌換新顏。 望著改造好的自家樓房,83歲的林大爺喜不自禁: “去年這些樓房還都是外墻脫落、路面破損,現在你看,經過改造,就像新建的一樣了?!?/p> 林大爺告訴記者,以前下水道老堵,臭味難聞,雨季出行成了煩心事。改造以后,路好走了,心情也舒暢了。 小區道路破損、污水管網堵塞、樓棟立面脫落…… 三元步行街周邊小區大多建于上世紀90年代, 小區共有21棟樓,1000多戶居民, 因年代久遠,小區設施明顯老化, 功能不全,百姓生活不便。 老舊小區改造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。 去年10月初,三元區開始對步行街周邊老舊小區實施大改造,在充分考慮居民意愿的基礎上,實施道路修繕、樓道照明、門禁安防、立面改造、雨污管網改造等工程。 老舊小區改得好不好,群眾滿意度是“標尺”。三元步行街改造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,三元步行街是城區商業中心,人流量大,在改造工程開工前召開5場征求意見會和3次入戶走訪,充分聽取群眾意見,協調解決問題,保障項目順利實施。 “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,對于群眾提出的增設休閑座椅、安裝路障、小區綠化等需求認真研究論證,并逐一落實。因此,改造得到了居民的積極配合,甚至有人主動找到我們要求改造?!比獏^城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健說。 隨著改造持續推進,老舊小區環境日新月異。 原本坑洼不平的小區道路已經翻新硬化,老舊脫落的墻面裝飾一新,有的樓棟還主動加裝了電梯,曾經居民反響最大的管道堵塞得到徹底解決,小區的改造使大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。 新顏 VS 舊貌 大變樣的不僅是小區,隨著步行街老舊小區改造的結束,街區商圈的提升工作也進入收尾階段。 3月2日,記者在三元步行街騰飛廣場看到,路一側的路坎平整改造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,沿街鋪面照常營業,提升改造和周邊商鋪經營兩不誤。 不同于一般的現代化商業改造,三元區致力于打造一條有三元傳統文化特色底蘊的商業街。依托夜景美化、三元文化、街區形象改造,去年12月底,三元區啟動步行街騰飛廣場商圈夜經濟業態提升工作。經過兩個月攻堅,今年2月底,騰飛廣場商圈主體提升工作基本完成。 在主街,引入三元板凳龍文化,結合周邊門店招牌重塑,重新展現三元區厚重文化;在中心區,以船型舞臺為主體,具象化地詮釋三元區傳唱了300多年的民謠《龍船歌》“后門杉樹幾千年,請的魯班來造船”;在美食街,設置三元熏鴨卡通形象,并對街區外立面、下水道等進行提升改造。 華燈初上,人頭攢動。 入夜后的三元步行街上熱熱鬧鬧, 美食街里散發出接地氣的人間煙火。 “升級改造后,逛街的人明顯增多,生意好了近三成。我們準備重新裝修,提升店鋪檔次?!毙苷馒P在美食街經營牛肉丸店已20多年,步行街的變化她看在眼里,樂在心里。 “下階段,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休閑綠化、硬件設施,規范長效管理,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?!比叫薪指脑旃ぷ鲗0嘞嚓P負責人表示。 //三明日報記者 吳文凱 三元記者站 黃柳青 |